| 

“不明原因儿童肝炎或与新冠有关”!卫健委:​孩子有这三个特征应就诊-世界杯外围

“不明原因儿童肝炎或与新冠有关”!卫健委:​孩子有这三个特征应就诊

来源:昌乐县融媒体中心 日期:2022-05-18 10:41:32


近日,英国、欧盟、美国、以色列和日本等地报告了至少348例儿童不明原因严重急性肝炎。大多数患儿早期出现胃肠道症状,随后发展为黄疸,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令科学家困惑的是,这些患儿中未发现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病毒。

是什么导致了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三百多例不明原因儿童急性肝炎?

最新研究显示:可能与新冠病毒导致的超级抗原相关。

以上发现刊发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柳叶刀·胃肠病和肝病学》。作者为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布罗丁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莫西·阿迪蒂。

仅腺病毒不足以引发

健康儿童出现急性肝炎


英国是此次报告不明原因儿童急性肝炎病例最多的国家。英国卫生安全局的调查信息显示:所有的患儿都进行了新冠的核酸检测,然而大部分患儿却没做血清学新冠检测。

值得注意的是,核酸检测只能确定患儿当时是否感染了新冠,而要看过往是否感染过新冠,则需要靠血清学检测。在缺乏关键信息的情况下,英国卫生安全局便提出了以腺病毒为第一位的致病假说。

该假说受到了医生和病毒学家的广泛质疑:第一,为何英国患儿肝脏的活检没有发现腺病毒的包涵体;第二,患儿的腺病毒载量为何如此低,病毒样本都不足以做腺病毒全基因组检测。

对此,瑞士专家伊莎贝拉·埃克尔近日表示,患有急性肝炎的儿童肝活检中未检测到腺病毒。如果是腺病毒导致的,则肝脏应该有腺病毒相关的病理学体现。

“不明原因儿童肝炎或与新冠有关”


彼得和莫西的研究显示,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可导致体内病毒库形成。

具体来说,就是新冠病毒在儿童胃肠道中的持续存在,可导致病毒蛋白在肠道上皮细胞中反复释放,从而引起免疫激活。这种反复的免疫激活可能是由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中超抗原基序介导的,该基序与葡萄球菌肠毒素b相似,能触发广泛和非特异性的t细胞激活。这种超抗原介导的免疫细胞激活已被认为是引起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机制。

这种疾病最早于2020年4月开始被广泛关注。彼时,全球刚刚进入新冠大流行,多个国家便陆续报道一种“儿童怪病”,多数患者出现发烧、皮疹、呕吐、颈部淋巴肿大等症状,并且和新冠病毒感染高度相关,多发生在新冠感染2-6周之后,发病患儿年龄集中在3-10岁间。

此前的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中也曾报道过急性肝炎,但未调查其他病毒的合并感染。因此,两人在报告中指出,最近的不明原因儿童急性肝炎可能是先感染了新冠病毒,患儿在肠道中出现了病毒库后又感染了腺病毒。


新冠血清学检测显示

患儿超7成感染过新冠


据报道,以色列近期也出现了12例不明儿童肝炎病例。病例来自全国不同地点,没有呈现出聚集性感染的特点。

以色列对患儿进行了新冠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都感染过新冠。

12例病例中,有11人曾在一年内感染过新冠病毒。尽管没有明确证据表明这种不明肝炎与新冠病毒相关,但多名以色列医疗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怀疑两者间存在联系。

有专家表示,发现的所有病例的共同点都是在肝炎出现前三个半月左右感染了新冠病毒。已知严重的新冠病毒感染可能会损害肝脏,因此这种不明肝炎可能是新冠肺炎的长期症状之一。

世卫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13日报告显示,该区域16岁及以下儿童的不明原因急性肝炎病例中超过七成曾感染过新冠病毒。

事实上,随着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全球带来的新冠大流行,海外已有大量儿童感染过新冠。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2月,美国1-4岁儿童的新冠抗体阳性已接近七成。1-4岁儿童大多未接种疫苗,因此抗体阳性大概率为感染新冠导致的。

伊莎贝拉·埃克尔对此表示担忧,如果让像新冠病毒在儿童人群中不受控制地传播,尤其是幼儿大部分未接种疫苗,而且人们对于新冠的长期后遗症研究尚未清楚的情况下,这种放任感染将会非常危险。


我国尚未发现相关病例

但需要警惕


“不明原因急性肝炎对儿童的肝功能破坏非常大。”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主任宁琴5月13日告诉记者。以往散发的不明原因儿童急性肝炎近期呈集中发作趋势,病因究竟是什么呢?

有学者猜测,可能是接种了新冠mrna疫苗引发的以t细胞为主的自身免疫性肝炎。但进一步调查发现,大部分患儿并没有接种新冠mrna疫苗,这种可能性被排除。

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测,人们又发现部分患者的血清样本中存在一种人腺病毒(hadv)41型,目前它成为最大的“嫌疑犯”。但问题是,按照以往的经验,人腺病毒没有那么大的破坏力。

“人们对人腺病毒的研究比较深入,从分子结构到致病性,再到不同的组织取向、不同的毒性都比较了解。”宁琴表示,人腺病毒大多侵犯呼吸道,少数引发肠胃炎、结膜炎,导致肝衰竭的病例更是极少见。

也有分析认为,感染一种新冠病毒的新型变异株也被认为是可能性之一。

“虽然有些病例的新冠病毒和(或)人腺病毒检测呈阳性,但还需要对病毒进行基因鉴定,进而确定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宁琴表示,是否是新型病毒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此外,可能是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幼儿易感性增加导致的病毒致病力增强,应该对患儿血液、血清、尿液、粪便和呼吸道样本甚至肝脏活检样本均进行检测。

“事实上,各国发生的不明原因儿童肝炎是不是由同一种病因引起的,目前都尚无定论。”宁琴说,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各地发生的病例是由同一原因引起,因此,应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例如实现基因测序结果在国际学术界共享,才能更早解开谜题。

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出,目前,我国尚未发现不明原因儿童急性肝炎病例,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正在密切关注和持续监测相关情况。

这种急性肝炎患儿的共性特征主要有三点:

▪ 第一,年龄1月至16岁,大多在10岁以下;

▪ 第二,出现黄疸、恶心、腹痛、乏力、嗜睡和胃肠道症状(包括腹泻和呕吐),大多数患儿无发热;

▪ 第三,实验室肝生化检查转氨酶(ast或alt)明显升高。

国家卫生健康委提示,若孩子出现上述表现,家长应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就诊,建议查肝生化指标,并做血、尿液、粪便和呼吸道样本等相关病原学检测,以进一步确定孩子是否有急性肝炎及可能的病因。

同济医院感染科和儿科团队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发表的《高度关注当前全球多国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的特征及发展动向》文章强调了上述观点。

“快速准确查明病因,是诊疗新发传染病和疫情防控的基础。而快速查明病因的基础是快速发现。”文章呼吁,儿科、感染科及相关科室医师应高度警惕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的儿童及成人患者,接诊时仔细询问接触史、新冠病毒感染史等。

目前的病原体鉴定技术很多,比如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生物传感器等技术,可以实现对病原体的较快锁定。

宁琴提醒,对已排除常见病原体的不明原因急性肝炎患者应积极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医疗单位应在征得患者同意后留取血液或其他体液样本,以便后续进一步鉴定病原体。一旦发现病例,应积极上报疾控部门。


来源:半月谈、中国新闻社

推荐新闻

图说昌乐

头条推荐

扫二维码下载

"爱昌乐"app